【線上 科技新知識】2021春季展望演講:碰觸造物者的指尖-談建構未來的黑科技

【線上 科技新知識】

2021春季展望演講:碰觸造物者的指尖-談建構未來的黑科技



















  • 05/28(五) 從科技趨勢預言反脆弱的黑科技─談材料科學與工程

疫情之下,世界似乎不再如往常般的平坦。但弔詭的是:空汙卻和疫情一樣,仍然不分地域:跨縣市、國界、大洋的傳播與擴散。在這樣衝突的變動環境下,科技能扮演甚麼角色來解決當前問題?本次演講整理全球權威諮詢公司的展望報告,以及國家實驗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的資料,檢視「未來黑科技」。說明變動環境下,供應鏈反脆弱能力的重要性。本演講不做技術走向、見仁見智的預測,但會介紹技術路徑都會需要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演講的第二段將彙整在不同的選題下,哪些是驅動新興科技所需的材料科學,進而超前佈署「未來」科技選項,以建構台灣反脆弱的「黑科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 黃爾文 教授

 

  • 06/04(五) 大機器、小粒子─邁向物質核心之旅

「組成物質最基本的粒子是什麼?基本粒子彼此之間的基本作用力是什麼?」這是人類在探索物質世界過程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在近代,透過宇宙射線以及高能量加速器,相較於一百多年前,我們對物質內部核心有了更嶄新的了解。經過二十多年的設計與建造,歐洲粒子物理中心的大強子對撞機(LHC)於2009年開始正式運轉。在開機三年後,LHC的ATLAS和CMS實驗共同發現物理學家尋找已久的希格斯粒子。此一重大物理發現,使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發給兩位提出「質量起源」的理論物理學家。高能物理學家是如何排除困難發現希格斯粒子的呢?LHC將持續擷取實驗數據至2040年,至今只收集了約百分之五的數據。在過去12年中,從LHC的數據中,我們學到了那些新的東西呢?在面對未來深具挑戰的實驗中,高能物理學家又會如何因應呢?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 郭家銘 教授

 

  • 06/11(五) 核融合─終極綠能

去年(2020年)夏天7月28日,國際上利用核融合反應來發電的研究計畫有重大的進展。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器,一座由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韓國、中國和印度合資在法國南部所建造的托克馬克,已經開始組裝,預計在2025年開始電漿實驗,2035年開始熱核融合實驗,以達成輸出能量是輸入能量的10倍以上的目標,驗證自我加熱的物理機制,並提供核融合發電商轉的可行性的科學證據。由此歷經將近一個世紀的核融合研究的最後一哩路,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徘徊踟躕後,即將再度往前推進。在本世紀結束之前,核融合終將成為人類自鑽木取火以來所追求的終極綠能。

國立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 向克強 講座教授

 

  • 06/18(五) 體會審判者的心思?─當AI應用於司法判決

20世紀以前,科學技術主要是用來解決人類生存問題,改善生活品質,但是20世紀末開始,人類許多生存與社會問題卻反而來自許多科學技術的擴張,讓人不得不重新評估省思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核心。其中最影響最大的技術之一正是第三波人工智慧(AI)的發展。在本次演講中,我們將先簡介國外一些AI技術應用於司法判決的情形與趨勢,並與其所產生對人權或偏見的疑慮。接著再以國內所研發的離婚後子女親權的判決為例,說明為何AI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能比量化計算的方式更能處理較為複雜的狀況,也開啟出可能更適用的情境。希望從這些才剛發展但尚未成熟的應用中,可以重新思考AI發展的公共價值與定位,有更好的配套,減少將來應用於未來社會的衝擊,使科技發展與社會公義在AI時代中更能相輔相成,一同創造更大的社會共善。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 王道維 教授

 

  • 06/25(五) 半導體IC技術與其應用產業的柳暗花明─代代演化或革命突變

固態電晶體元件在1940年代發明後,經由各式材料之嚐試與結構、機轉的改良,掀起了固態電子技術及工業之發展;唯在二十年後的1960年代,才發明而且驗證了積體電路(IC)的觀念且推動了其後的產量實業。因為發明了平面產製技術,加上利用了合適的編尺(Scaling)原理及製程科技的實踐,從而帶動了指數級的爆發性成長,不但成本巨量下降,功能也倍數性的增加,所謂摩爾定律(Moore’s Law)之演進展現了驚人的經濟效果。如今已進展到2奈米(nm)的境界,但如此近乎單一材質的代代演化可以永遠走下去嗎?顯然是有其極限的。在記憶體IC方面已經從結構上由2D走上3D的結構,掀起了大變身。但這也有其極限,因此各種革命突變紛紛被提出,量子現象的二次介入也出招了,在在實驗室中現身候選,十分熱鬧。但半導體產業已是個投入天文數字的實業,如何轉身換面可真是人類文明革命的大挑戰及大爆發。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中央研究院院士

旺宏電子總經理 / 欣銓科技董事長 盧志遠 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1 則留言:

  1. 氨? 胺? 銨?

    Post published:2020-10-15
    Post category:最新消息

    他們分別是什麼呢
    氨(英語:Ammonia,或稱氨氣、無水氨,曾音譯作𠼞、氬、阿摩尼亞,分子式為NH3)是無色氣體,有強烈刺激氣味(尿味),極易溶於水。常溫常壓下,1單位體積水可溶解700倍體積的氨。氨對地球上的生物相當重要,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很多藥物和商業清潔用品直接或間接的組成部分,具有腐蝕性等危險性質。
    由於氨有廣泛的用途,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無機化合物之一,約八成用於製作化肥。2006年,氨的全球產量估計為1.465億噸,主要用於製造商業清潔產品。氨可以提供孤電子對,所以也是路易斯鹼。
    孤電子對-long pair不與其他原子或共享
    路易斯鹼-能夠給出電子對的分子
    胺(英語:amine)是氨分子(NH3)中的氫被烴基取代後形成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簡稱「胺」。胺類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可視為氨的衍生物,因具有生理活性而被用作藥物,其中一個或以上的氫原子被烷基或芳香基取代。不建議將「胺(amine)寫成「氨」(ammonia),兩者意義與英文名稱不同。
    胺基(-NH2、-NHR、-NR2)是胺的官能團。如果氮原子連著羰基(C=O),那麼該化合物則稱為醯胺,其化學性質與胺並不相同。
    胺類性質似於氨,水溶液呈弱鹼性,易溶於酸中。
    銨(英語:Ammonium,舊譯作錏,化學式NH4+),又叫銨離子、銨根、銨根離子,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正一價、帶1個正電的離子。氨分子與一個氫正離子配位結合就形成銨根離子(氨提供孤電子對)。銨離子在化學反應中相當於金屬離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3%B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3%B5
    參考文獻

    回覆刪除